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华兹华斯的古诗有哪些2.关于外国的诗句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6.异国风情的诗词
屠格涅夫 (俄罗斯)《春天的黄昏》 金黄色的乌云 在静息着的大地上飘扬; 寥阔的无声的田野, 在闪耀着露珠的光芒; 小溪在峡谷的阴暗处潺潺滚流―― 春天的雷声在遥远的地方震响, 懒散的和风在白杨的树叶中间 用被束缚住了的翅膀在煽动。
高高的树林哑然无声,丝毫不动, 绿色的黑暗的森林静默不响。 只不时在深深的阴影里, 一片失眠的树叶在沙沙作响。
(资料图)
星啊,美丽的爱情的金星啊, 在落霞时的火焰里闪闪发光, 心里是多么轻快而又圣洁, 轻快得就象是在童年时代一样。 (一八四三年) 注:这首诗曾由俄国作曲家鲁宾斯坦在一八四八年谱成歌 曲。
(戈宝权译) 2、弗罗斯特 (美国)《春天里的祈祷》 哦,请在今天给我们花丛中的欢乐; 请不要让我们思考得太远 像那些不确定的收获;让我们留在 这里,在这一年中最有生机的春天。 哦,请给我们白色果园中的欢乐, 不像白天的什么,只像夜晚的幽灵; 让我们在幸福的蜜蜂之中,幸福, 当蜂群围绕着完美的树聚集,膨胀。
让我们在狂飞乱舞的鸟中,幸福 当蜂群之上突然传来他们的声音, 如同针尖般的鸟嘴,流星挤进来, 又冲过中间空气中安静的一朵花。 因为这才是爱,而别的都不是, 爱为上面的上帝而保存,因为爱 他可以把自己尽情地神化, 可是这爱却需要我们来将它实践。
3、霍普金斯 (英国)《春》 任什么也没有春天这样美丽―― 摇曳的草蹿得又高又美又茂盛; 画眉蛋像低小天穹,画眉的歌声 透过回响的林木把耳朵清洗, 听它唱,那感觉有如闪电轰击; 梨树的花朵和叶片光洁而晶莹, 刷着下垂的蓝天;那个蓝真热情, 真富丽;小羊也不免奔跑嬉戏。 这些滋润心田的欢乐是什么? 是伊甸园之初大地的一缕精华―― 在它变得乏味变得阴沉或者 因罪恶而酸腐之前,圣母之子呀, 把年轻人纯洁无邪的心赢得, 你选择既多又值得选,主基督啊。
(黄杲�砸耄� 4、谢维里亚宁 (俄罗斯)《春日 �D�D给亲爱的卡・米・福法诺夫》 春日火热如金,�D�D 全城阳光明净! 我又是我了:我重新变得年轻! 我再次充满欢乐和爱情。 心灵在歌唱,它渴望奔向田塍, 我对所有人都以"你"相称…… 多么广袤!多么自由! 多么好的歌儿!多么美的花朵! 最好乘上四轮马车任意颠簸! 最好到嫩绿的草地上去漫步! 看一看农妇那红润的脸庞, 把敌人当朋友来拥抱! 喧哗吧,你春天的阔叶林! 生长吧青草!开花吧,丁香! 我们当中没有罪人:所有人都是对的 这样美好的日子如何能不这样! 1911年4月 5、萨巴 (意大利)《春天》 春天我不喜欢, 我多么想告诉你 第一缕春光 拐过街道的墙角, 像利刃一样伤害我。
光裸的枝桠 在光裸的大地 投下的暗淡的影子 叫我心烦意乱, 我也仿佛可能 理应 获得再生。 你的来临 使坟墓也似乎不再安全. 古老的春天 你比任何时令都更加残酷 万物因你复苏 又因你毁灭. 6、贝特朗 (法国)《又是一个春天》 一切掀动人心的思想、欲念 都是爱情的奴隶。
――柯勒律治① 又是一个春天,――又来一滴露水,它会在我的苦杯中滚动片时,然后又像一滴泪水那样逸去! 噢,我的青春!你的欢乐已被印上时光的冰凉之吻,时光在痛苦的怀抱中窒息,时光流逝而你的痛苦却依然 。 噢,女人啊!是你们夺去我生命的光彩!如果说在我爱情的离奇遭遇中有谁是骗子,那可不是我,如果说有 谁受了骗,那准不是你们! 噢,春天!你是只小候鸟,你是我们一时的客人,你忧伤的歌声在诗人心中、在橡树丛中回荡! 又是一个春天,――又来一片五月的阳光,抹到青年诗人的额上,照临人世间,照到老橡树的树冠,射到树 丛之内!(黄建华译) ①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772-1834)。
与华兹华斯、骚塞共称湖畔三诗人。 7、大冈信 (日本)《春》 在沙滩上掘起瞌睡的春天 你笑了用它来装扮秀发 宛如波纹在天空撒开一片笑泡 大海静静地温暖在草色的阳光下 我的手握着你的手 你投的石子在我的天空 啊 在今日天空下 流动的花影 在我们的手上萌发的新芽 在我们的视野中央 溅着飞沫旋转的 金色的太阳 我们 是湖是树 是从树缝筛落在草坪的光流 树缝中筛下的光流的舞蹈 是你头发的段丘 我们…… 门在新风中敞开 呼唤着绿荫和我们的无数手臂 崭新的道路在柔软的大地的肌肤上舒展 你的手在泉中光彩流溢 于是 我们的睫毛下沐浴着阳光 静静地开始成熟 海与果实 1952年(《记忆和现在》) 兰明译――《世界文学》(1987.2.) 8、默里克 (德国)《在春天》 我躺在这春天的小山上: 白云变成我的翅膀, 一只小鸟在我前面飞。
啊,告诉我,孤独的姑娘, 你在哪里,让我留在你身旁! 可是你和风,你们都无家可归。 我的心开放,仿佛向日葵一样, 在爱与 希望中 向往而扩张, 春天,你有何憧憬? 我何时能安静? 我看到白云移动,河水奔腾, 太阳的金色的亲吻 深深渗入我的血中; 我这奇妙地醉醺醺的眼睛 好象进入睡梦之中, 只有我耳朵还在倾听蜜蜂的嗡鸣。
我想这想那,想得很多, 我在憧憬,却不知憧憬什么; 一半是忧,一半是喜; 我的心,哦,我问你, 在金绿的树枝的阴暗里 你在织着什么回忆? ――往昔的不可。
4.描写异域风情的好句
描写异域风情的句子如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边塞风雪,却给人以春意无边的感觉。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春风阵了,象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游玩在汉水边,忽然看见水边寒梅欲放,好像是有人将水珠洒在枝头,晶莹剔透。却原来是春天早已来临,真个一幅寒梅报春图。
3.表示“异国他乡”的诗句有哪些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____李觏《乡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____张九龄《望月怀远》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____张九龄《西江夜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____马戴《灞上秋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____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____宋之问《渡汉江》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____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____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____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____韦庄《菩萨蛮》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____卢纶《长安春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___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____白居易《望月有感》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____王维《杂诗三首・其二》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____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____谢枋得《武夷山中》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____陆游《秋思》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____岑参《逢入京使》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____韦承庆《南中咏雁诗》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____张炎《解连环・孤雁》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____白居易《阴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____王籍《入若耶溪》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____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____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紧急求古代描写秋天的诗,要英文中文都有的
一、雷克斯罗思的杜甫情结肯尼斯.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 1905-1982)并不是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他不参加任何一个诗歌流派,独往独来,自成一体,他似乎游离于美国主流的诗歌传统之外。但是,雷克斯罗思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第一位重要的诗人,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他尤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垮掉派出现以前的垮掉分子雷克斯罗思出生在印第安纳州,后来长期生活在旧金山。他在美国的中西部度过了青少年时代,13岁时成为孤儿。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很不系统,他曾在芝加哥和纽约学习过绘画,当过画家、工人、专栏作家、记者和大学教师。雷克斯罗思对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美国文学不应该从欧洲追根溯源,而应该从当地的印第安文化中汲取力量。他强调在诗歌作品中表现个人的生活经验,歌颂大自然和新生事物,抨击腐朽的传统和社会的罪恶。他对劳动人民怀有同情,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极端痛恨各种人为的灾难,对战争更是深恶痛觉。他曾声称他写诗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揭露一切邪恶"。在创作技巧上,雷克斯罗思曾做过许多尝试。"他写过意象主义诗、立体主义诗、仿玛拉美的印象主义诗、仿阿波里奈尔的象征主义诗、超现实主义结构的诗、仿中国或日本风格的诗、有爵士乐队伴奏的诗、民谣体的诗、古香古色的山水诗等。"他非常注意从世界各国的文学中汲取营养,曾翻译出版了许多中国、日本、希腊、拉丁、西班牙和法国的诗歌。他认为诗歌既是一种结构,也是一种交流。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诗接近口语化,清新明朗,亲切自然,具有中国山水画般的宁静和深邃。(二)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一百首》雷克斯罗思在研究外国文化的时候,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雷克斯罗思翻译的中国诗集有四、五种之多。他自己曾声称他沉溺于杜甫的诗达30年之久,受益非浅。他认为杜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非史诗非戏剧性诗人,在某些方面,比莎士比亚或荷马更优秀。至少他更自然,更亲切。"他清楚的看到,养育杜甫的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文化,杜甫这样一位优秀的诗人关注的是"人的坚信、爱、宽宏大量、沉着和同情",而只有这些品德才能拯救整个世界。虽然杜甫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但他关心普通人民的命运和处境,而这才是"唯一可能持久的宗教"。雷克斯罗思对杜甫的敬佩使他最后说出了这样的话∶"我30年以来沉浸在他的诗中。我深信,他使我成了一个更高尚的人,一个伦理的代理商,一个有洞察力的生物体。"雷克斯罗思最早接触到中国文化是通过汉学家宾纳(Witter Bynner),宾纳介绍给他了一些汉学家的名字和著作,又介绍了一位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帮助雷克斯罗思学习汉语。在此之前,西方的学者一直推崇李白的诗作,认为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在宾纳的影响下开始研究中国诗歌的雷克斯罗思发现了杜甫的魅力,并扭转了西方学者长期以来持有的偏见。在雷克斯罗思的第一部译诗集中,杜甫的诗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见他对杜甫诗的偏爱。雷克斯罗思一共译了杜甫的诗36首,其中有35首收在1956年出版的《中国诗歌一百首》一书中,还有1首收在1970年出版的《爱与历史的转折岁月∶中国诗百首》中。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主要依据了下列版本∶1.郭知达编的《九家集注杜诗》,即杜甫诗的中文原文;2.洪业(William Hung)的英译杜甫诗;3.艾斯库和洛厄尔合译的《松花笺》(Fir-Flower Tablets)中的杜甫诗英译文;4.欧文.冯.扎克(Erwin von Zach)译的杜甫诗德语译文;5.圣德尼(Hervey St. Denys)译的杜甫诗语法译文;6.罗大冈翻译的杜甫诗法语译文;7.马古利叶(George Margouliers)翻译的杜甫诗法语译文;8.佩恩(Robert Payne)翻译的杜甫诗英译文。在这么多参考本中,雷克斯罗思采用最多的是前三种,即∶杜甫诗的中文原文、洪业的英译杜甫诗以及艾斯库和洛厄尔合译的杜甫诗英译文。在杜甫创作的众多诗作中,雷克斯罗思只翻译了36首。他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是否有所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雷克斯罗思在《中国诗歌一百首》的注解中说∶"我只选那些比较单纯、直接的诗,选那些文学典故、政治讽喻最少的诗。"其实,杜甫诗歌的内容总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杜甫的诗歌反映了诗人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友爱,也反映出对统治阶级的怨恨和仇视。离开了政治背景,杜甫的诗歌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意义。所以,虽然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典故少、政治背景少的诗,但任何人都可以想象,不可能有一首杜甫的诗远离这些因素。雷克斯罗思显然也了解杜甫诗歌的这一特点,于是他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不惜大刀阔斧地对原文进行删改,"用读者能理解的说法,来取代文学典故、政治讽喻,或是古代的文物用品等"。雷克斯罗思认为,翻译诗歌应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不能拘泥于原文,因为译者是为一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读者而翻译的,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雷克斯罗思曾说过∶"一部伟大的翻译作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多是因为它们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时代。"基于这样的原则,雷克斯罗思在翻译杜甫诗的时候就增加了许多自己的创造。而这样的创造却赢得了众多诗人和评论家的好评。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曾赞扬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说∶"在我有幸读到的用美国现代语言写作的诗集中,这本书能侧身最富于感性的诗集之列。"他还说∶"王红公(即雷克斯罗思)翻译的杜甫诗,其感触之细致,其它译者无人能及。"汉学家宾纳也说∶"这些译诗,令人感到我们的心灵在古代的山水中复活了。我们与古人情感交融,化身为一。我即此古人,彼归何处?此古人即我,我何去何从?"诗人默温(W.S.Merwin)在1979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也详细地谈到了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给他的感受∶"有一天晚上,我又拿起他那本《中国诗歌一百首》,已经隔几年没读它了,我坐着一口气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更感受到这本书中那种鲜动的生命力。这本书我已经熟读了许多年了。"另一位诗人海恩斯(John Haines)曾坦诚地宣称,他自己创作的诗歌的风格偏向纯朴、简洁、明晰,就是受了雷克斯罗思翻译的杜甫诗的影响。历史已经证明,雷克斯罗思的译诗集是继庞德《华夏集》(Cathay)之后的又一部影响广泛的中国诗英译文。无论从翻译的技巧上讲,还是从译诗集对后人的影响上讲,雷克斯罗思的中国诗歌译文都可以同庞德的《华夏集》媲美。(三)中国诗意的《红枫叶》雷克斯罗思年轻的时候曾走遍了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因而他创作的诗作也透露出山野的灵气。阅读他的诗作,我们仿佛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他的诗作同中国的山水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到中国山水诗中特有的宁静、深远、典雅和飘逸。雁群从北飞向南你远在 东方。西风将向东捎去信息,但在这遥远的西方东风永远不会吹动。这首诗题为《失去的爱》,收在他的《新诗集》中。诗人借雁群从北向南飞的自然景象以及东风、西风的特点向读者暗示出信息交流的不可能性,于是失去的爱已经无法复得。无月的夜晚。在黑沉沉的天空眼光透过几万里。忧郁充满心田。这首诗题为《无月的夜晚》,诗中表现出的意境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夜晚,没有月亮,漆黑的一片,人的心情也像这黑夜一样阴沉沉的。这种借可观的自然现象暗示人的主观情绪的创作方法是中国古诗中常用的,所以这首诗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品味。黎明前的寒冷黎明前的寒冷散在茫茫之夜,凸圆的月亮之下,孔雀相互啼叫仿佛痛苦万分。这首题为《黎明前的寒冷》的诗也是收在雷克斯罗思的《新诗集》中的。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同上一首诗是近似的。所不同的是,上一首诗中没有月亮,阴沉沉的夜空反衬出主人公忧郁的心境。但在这首诗中,月亮出现了,可是月亮的出现并没有给整个画面增添任何明朗的色调。黎明前的瞬间是一天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刻,此时的月亮不仅没有令人悦目的效果,反而加强了画面凄清、寒冷的气氛。在这样一个安静、寒冷的夜晚,孔雀的啼叫更加突出地得以表现。它们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更显得悲哀、惆怅、伤感、痛苦。诗人借助这些自然景象很好地表达了主观的情绪。雷克斯罗思在一首题为《红枫叶》的诗中讲述他驱车驶过一个小城,那里曾经住过他年轻时期的恋人。在这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我驾车沿河而下,看见一个男孩在桥上钓鱼清水中落叶漂浮然后我向西,驶入那茫茫日落。这种带有淡淡伤感情绪的诗在中国古诗中可谓比比皆是。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主观情绪,让读者同大自然作直接的交流和接触,而不在诗歌作品中直接宣泄主观的感受,这就是艾略特提倡的寻找"可观对应物"的创作方法。而我们知道,这种方法最早是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它是美国新诗运动期间美国诗人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创造性继承的传统之一。我们从上面的四首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雷克斯罗思在诗作中创造出的意境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相似的。1970年,雷克斯罗思在美国加州接受美籍华人钟玲女士采访时曾说∶"我认为中国诗对我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的诗。我自己写诗时,也大多遵循一种中国式的法则(a kind of Chinese rule)。"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这种中国式的法则就是要在诗中表现具体的图景和动作及诉诸五官的意象,并创造一种"诗境"("a poetic situation")。所谓"诗境","必有一个特定的地点,一个特定的时间。……如果描写松林中远远传来一声钟响,一定是群山之中有座庙。用这种方式,能令读者置身于一"诗境"中,令他置身在一个地点,就像令他置身舞台之上,成为演员之一。……这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基本技巧"。我们似乎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位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意境的了解比雷克斯罗思更透彻了。 雷克斯罗思在上面引用的诗作中运用的意象也是中国式的。我们知道,大雁是中国诗人经常运用的意象,用来表达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而西方诗人在诗作中是不用大雁作为主要的意象的。月亮虽然也出现在西方诗人的作品中,但其寓意是不同的。小桥、流水、落叶,这些意象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的。雷克斯罗思在诗作中运用的这些意象使我们不得不联想起中国诗人运用这些意象时所带有的寓意,毫无疑问,这充分表明雷克斯罗思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雷克斯罗思,喜欢把翻译的中国诗揉合在自己的创作中。请看这样一首诗∶野花野草长在古老的庙宇石阶上。太阳落到青山之间。燕子昔日在王府画栋下筑巢今晚却飞到伐木匠和石匠家里比石阶古老得多是这石墙平垒的巨石盖满青苔蕨草。要是你悄悄走近,模仿住在这里的树蛙的叫声,你可以跟它们交谈终日。这首题为《山村》的小诗是由两个诗节组成的。第一诗节显然是雷克斯罗思翻译的刘禹锡的《乌衣巷》一诗。原文是这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看出,雷克斯罗思的译文同原文的意思相比还是有出入的。严格地讲,他的译文有几处误译和错译的地方。但我们也应该承认,原诗的基本意境已经翻译出来了。雷克斯罗思诗作的第二个诗节却完全是他本人创作的,可以说是由第一段的意境引发的联想。像这样一半是翻译、一半是创作的诗作在雷克斯罗思的诗集中也还有不少。他这样做也是模仿了庞德的。庞德的《刘彻》也是对中国一首古诗的改作。原文是汉武帝刘彻思念李夫人时所作的《落叶哀蝉曲》∶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四)一位叫"王红公"的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思喜欢在作品中把所参考的原文材料,当作是素材,当作是供他想象力高飞翱翔的出发点。所以我们欣赏雷克斯罗思的诗作,"不应该逐字探索,拘泥原文",而应该把他的诗作看作是他体验中国诗之后另外的创作,"有点唱和的意味",这样才能真正欣赏到他的诗作的好处与魅力。雷克斯罗思对于中国诗的特点显然是十分了解的,他在译诗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突出了这些特点,这样就使得他的译文更加"中国化"了。杜甫有首诗叫做《阁夜》,其中的四行是这样的∶"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山河影动摇。"雷克斯罗思把前三行诗译成――It is late in the year,Yin and Yang struggleIn the brief sunlight.On the desert mountains.Frost and snowGleam in the freezing night.Past midnight,Drums and bugles ring out,Violent, cutting the heart.他把原诗中的每一个诗行都译成了三个较短的诗行,使原诗中每行的一个意象变成了三个意象,于是,译诗中的意象变得更加鲜明而突出。评论家约翰.毕晓普(John Bishop)在读了雷克斯罗思翻译的《中国诗百首》之后说∶"这些英文译文大致有清晰和简明的效果。……然而,凡是多少下功夫研究过中国诗歌的人,都会因为这种清晰明朗,心中会觉得不太对劲。如果一首诗好象一眼就能看透,难免令人怀疑,是否遗漏了多层附属的、有根有据的涵义。"其实,中国诗歌表面上一目了然,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境。中国诗人往往不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是借助于自然景观暗示自己的主观情绪。所以中国古诗虽然表面看来很简单,但却十分含蓄,寓意深刻。而雷克斯罗思的译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中国诗的特点,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译文本身就是"一流的英诗创作"。雷科斯罗思19岁的时候结识宾纳,开始对杜甫产生了兴趣。从那时起,他对杜甫以及中国诗歌的热情与日俱增。雷克斯罗思是一位无*主义者,他认为杜甫诗中表现出的儒家思想"太过迂腐",但他对杜甫诗中表现出的一种悲愁和感伤的情绪是有着认同的,他认为杜甫的诗解决了"人在孤寂之时如何自处"的重大问题。由于雷克斯罗思对杜甫的诗作有着强烈的认同,所以他在翻译杜甫诗歌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加进了"太多自己的经验和心情",有时甚至把杜甫的诗句当作素材和基础进而抒发自己的感情。我们阅读雷克斯罗思的译诗,很难分清哪些是他翻译的杜甫的诗句,哪些又是他自己的创作,他已经同杜甫融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雷克斯罗思在发表他的第一部中国诗译诗集的时候,就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王红公,并把这三个字印在了译诗集的封面。从此,这三个字便永远地把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思同中国诗人杜甫联系在了一起。二、布莱、赖特与白居易的意象诗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了具有超现实主义特点的深层意象诗,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罗伯特.布莱(Robert Bly, 1926-)和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 1927-1980)。两位好友不仅持有相似的美学观点,而且都对中国的古典诗词怀有执着的追求和喜爱,他们都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模仿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他们是美国当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两位作家。(一)建立在理性主义之上的直觉感受新超现实主义(New Surreali*)是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现代派诗歌运动,也许有人会把它归为后现代主义。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以法国作家布勒东(Andre Breton, 1896-1966)、艾吕雅(Paul Eluard, 1895-1952)、阿拉贡(Louis Aragon, 1897-1982)、苏波(Philippe Soupault, 1897-1991)等人为代表的法国超现实主义(Surreali*)。新超现实主义者自己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更愿意说自己创作的是"深层意象诗"。这一派诗人抛弃有意识的"自我",也抛弃社会的存在,试图躲进"无意识的、唯我的宗教情绪"中去,认为只有潜意识才能认识真理。他们运用深层意象、"思想的语言"和"梦的文法",从超现实的、非理性的角度去批判和讽刺社会。新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同1968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达达主义(Dadai*)和超现实主义画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超现实主义虽然是一个很松散的文学流派,但影响十分广泛,当代的许多诗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青年诗人都热衷于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其中布莱和赖特是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布莱,曾在《五十年代》(后改名《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杂志社当编辑,着有《静静的原野》(1962)、《身体周围的光》(1968,该诗集于1968年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等诗集;詹姆斯.赖特,着有《我们将在河边会面吗?》(1968)、《诗集》(1971,该诗集于1972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两位公民》(1973)、《意大利之夏》(1976)等诗集;布莱出生在明尼苏达州,曾就读于圣奥拉夫学院和哈佛大学,并在富布赖特奖学金的资助下赴挪威学习。他在政治上一贯激进,对越南战争、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持批判的态度。他曾提出"跳跃诗"的理论,要求在人的无意识中发掘诗歌创作的源泉。赖特出生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农场,曾就读于肯庸学院和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富布赖特基金的资助下到维也纳大学学习了一年。后来便致力于翻译外国诗人的作品,他还曾与布莱一道翻译了一些外国诗作。赖特也是一位有着强烈社会责任的诗人,他说∶"……我要描写自然美,我十分热爱大自然,但是这种追求总是被我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所左右。一个人的生活比一棵梨树开花要复杂得多,它充满了痛苦。"让我们先来读两首深层意象诗,体会一下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的感受吧。保证你永远不会孤独,你听到秋天来时如此深沉的声音。黄色的气流越过山岭,越过轻拨的琴声越过闪电后的静穆,在闪电来得及说出名字之前――然后,是浓云张开大嘴的道歉。你诞生时就已注定∶你决不会孤独。雨会到来,沟渠满溢,一条亚马逊河,长廊――你从未听到如此深沉的声音,岩台上苔藓,和岁月。你转耳倾听静默意味着∶你不是孤独的。整个大千世界倾盆而下。在这首诗中,张开大嘴的浓云和倾盆而下的大千世界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这种夸张和变形可以说是诗人从本世纪初年的意象派诗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传统。秋天来的时候带着声音,空气带着颜色,溢满沟渠的雨,这些声、色、形的错位和交融也是诗人的独特体验。从山岭到河流,从闪电到琴声,这种跳跃表面看来无联系,但却有着深层次的关联。开始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黑黝黝的麦苗疑神谛听。此时万籁无声。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它们的羽翼。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那可爱的面影,她轻盈地步入空中,冉冉地升上去了。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也不敢动弹。我屏息倾听。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处倾身,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月亮想象成了一种带羽毛的鸟,它把羽毛洒落到田里,还有一群幼雏在周围抚弄羽翼,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在这万簌无声的夜晚,有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迈着轻盈的步子升到了空中。是现实?还是梦幻?"我"躲在一株老树旁,静静地谛听这一切,生怕破坏了这美好的景致。从理性的角度讲,诗人在诗中描写的景象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读者似乎愿意被诗作中描绘出的景象所打动。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超现实的图画。深层意象诗是在意象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同意象诗有着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强调意象的并置和罗列,主张发挥诗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诗人在诗作中表现独特的感受。但深层意象诗更加重视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因而它描写的感受在表面看来常常是荒谬的。布莱曾说,"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也许我们可以说,深层意象诗人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觉感受、又对这一感受做了主观的理性加工之后而成的作品。(二)对中国诗歌的借鉴布莱在澳大利亚参加阿得雷德艺术节的"作家周"活动时,向中国作家代表团朗诵了他的一首题为《想到〈隐居〉》的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首诗是他受到中国诗人白居易作品的启发之后写成的。这位身材高大的诗人在古朴的筝的伴奏下低声朗诵这首诗,中国代表团的成员把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了脑海.布莱曾说∶"我认为美国诗的出路在于,向拉丁美洲的诗学习,同时又向中国的古典诗学习。"在与学者王佐良先生的交谈中,布莱对美国的诗坛状况不甚满意,但他也说,美国还是有一些好的诗人的。在他列举的"好的诗人"中,我们发现了詹姆斯.赖特、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威廉.斯塔福德、雷克斯罗思(Kenneth Rexroth)等人的名字。而这些人或者同布莱持有相类似的观点,或者干脆就是中国诗歌的崇拜者。在布莱看来,美国诗应该继续摆脱英国传统的束缚,美国诗人要把创作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上,要创作出一种"生动的、色彩鲜明的、活生生的东西"。布莱自己也译过一些中国古典的诗歌作品,他还很喜欢李贺,认为李贺的诗里有真正出色的形象,"几乎是太狂了,连掩饰都无法掩饰"。布莱在仔细研读了中国古典诗歌之后得出结论说∶"在古代中国,各个层次的知觉能够静悄悄地混合起来。它们不是像冬天湖水那样分成一层又一层,而是不知怎的都流在一起了。我认为古代中国诗仍然是人类曾经写过的最伟大的诗。"布莱似乎比较喜欢陶渊明的作品,他曾把陶渊明选进他于1980年编的一本名为《宇宙的消息,两重意识之诗》的诗选里,并在赠送给王佐良先生的那一本上题写了这样的话∶"这本诗选代表了我多年思考的结果。它以陶渊明开始,他是这本诗的祖父∶采菊东篱下……"他认为陶渊明是19世纪英国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精神上的祖先。布莱的一首题为《菊》的诗就是"为菊的陶渊明而作"∶1今夜我奔驰在月光下!深夜才跨上鞍。马自己找路穿过荒芜的耕地漆黑的影子引导着它。2离院子一里路马就直立起来,它太高兴。漫无目的地穿过田野,无所事事,真叫人舒畅,肉体活着,就像一株花草。3从淡色的道路上归来,晾着的衣服多么安静!当我走进书房,门边白色的菊花在月光下!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由于东西方审美情趣不同,布莱的这首诗远没有达到陶渊明诗作的意境。虽然在该诗的末尾,我们读到了"淡色的道路"、"白色的菊花"这样的意象,但整首诗作还是缺乏中国古典诗歌的宁静和恬淡。布莱刻意在诗歌创作形式上追求中国诗歌的结构,他曾创作出这样一首诗∶长时间的忙碌之后几周伏案,终于能出门散步,月亮已沉,徒步,无星,没有一丝亮光!在这旷野里要是一匹烈马向我飞奔?我没有在孤寂中度过的日子都白费了。这首诗的前两行描写景物和环境,第三行是世人的遐想,而第四行则是世人的议论。这样的结构同中国古诗的结构是很相像的。联想到布莱在给中国作家代表团朗诵李白的诗句"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时的悠闲的心境和仪态,我们不能不感叹布莱对中国诗的深刻理解,也不能不感叹中国诗歌所具有的超越国界的魅力。 赖特是布莱的好友,也同样喜欢白居易的诗。他曾给自己的一首诗加上了这样的标题∶"读了一卷坏诗,心情抑郁,于是走向一处闲置的草场,央求昆虫来作伴。"这种命名诗作的方法颇有些像我国古典诗歌中的题记。赖特还曾创作了另一首标题很长的诗∶在明尼苏达松树岛威廉.达费的农庄躺在吊床上而作头上,我见到青铜色的蝴蝶沉睡在黑色的枝头,在绿荫中被风吹动,像片叶子。山谷下,空房子后面,牛铃一声接一声走进晌午的深处。我右边两颗松树下,铺满阳光的田里,去年马匹遗下的粪堆发出火光,变成金黄的石头。我仰身向后,当暮色四合,一只幼鹰滑过,寻找他的家。我已经虚度了一生。这首诗无论是标题的选择还是整个诗作的意境,都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典诗歌,想到中国的山水画。赖特的诗作中有一首是写白居易的∶冬末,越过泥潭,想起古中国的一个地 方官白居易,落发纷纷的老政客,何苦徒劳呢?我想起你惴惴不安地进入长江三峡。纤夫拉着你的船逆流而上,送你去忠州城里,混一个什么官差使。我猜想,你达到时,天已黑了。但现在是1960年,又快到春天了。明尼阿波利斯城的大石头造成了我独有的沉沉暮色,也有纤绳和激流。元稹在哪里?你的好友在哪里?大海在哪里?那曾溶化了整个中西部的无边寂寞的大海?明尼阿波利斯在哪里?我什么也看不见,除了那株可怕的经冬而愈黑的大橡树。你在山那边找到孤零人的城市了吗?还是紧握着那条磨损了的纤绳的一头,一千年都没有放手?
5.异国他乡的诗词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故乡杏花 【唐】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江外思乡 【唐】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描写“异域”的诗句有哪些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7.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8.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1.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3.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4.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____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1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7.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____王维《少年行四首》
18.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____许浑《塞下曲》
19.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____李益《塞下曲》
20.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1.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22.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____李白《关山月》
23.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
24.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____李益《从军北征》
25.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6.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7.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8.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
29.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0.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____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31.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2.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____戎昱《塞下曲・其六》
33.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34.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____张说《幽州夜饮》
35.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
36.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____徐锡麟《出塞》
37.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____李益《从军北征》
38.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9.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____李颀《古意》
40. 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1.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2.关于外国的诗句
你好:1.云气湿衣知岫近,泉声惊寝觉溪临.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赏析:嵯峨天皇(786-842)(在位809-823)所作.他迷恋汉学,诗赋、音乐、书法都相当有造诣.他的字有“天下三笔”的美称.此诗清新秀雅,有超然脱尘俗之感.在日本写出这么地道的唐诗,是非常难得的.2.丰臣自咏吾似朝霞降人世,来去匆匆瞬即逝.大阪巍巍气势盛,亦如梦中虚幻姿.(丰臣秀吉就是羽柴秀吉.此诗是在他临死前所吟)3夜织(外国古诗试译)机杼声声嘎然止,窗前明月如秋水.国学论坛娘亲欲问却低眉,魂纵相思千万里.附原诗: 妈呀 我哪有心思织布 我心底 已经充满了对那个人的爱4泰戈尔英文诗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But I cannot say I love you when I love you so madly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I cannot say I love you when I love you so madlyBut I can only bury it in my heart dispite the unbearable yearning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I can only bury it in my heart dispite the unbearable yearningBut we cannot be together when we love each other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e cannot be together when we love each otherBut we pretend caring nothing even we know love is unconquerable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treesBut the branches cannot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wind even they grow from the same root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the braches cannot depend on each otherBut two stars cannot meet even they watch each other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the track between two starsBut nowhere to search in a tick after two tracks join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nowhere to search in a tickBut doomed not to be together before they meetThe fa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the distance between fish and birdOne is in the sky, another is in the sea5Yeaths (叶芝)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当你年老白了头 睡意稠 炉旁打盹 请记下诗一首 漫回忆 你也曾眼神温柔 眼角里 几重阴影浓幽幽 多少人 爱你年青漂亮的时候 真假爱 不过给你的美貌引诱 只一人 在内心深处爱你灵魂的圣洁 也爱你 衰老的脸上泛起痛苦的纹沟 在烘红的炉旁 低头回首 凄然地 诉说爱情怎样溜走 如何跑到上方的山峦 然后把脸庞藏在群星里头在本布尔山下 叶芝6 在光秃秃的本布尔本山头下面, 叶芝躺于特拉姆克力夫墓地中间. 一个祖先曾是那里的教区长, 许多年之俞,一座教堂就在近旁, 在路旁,是一个古老的十字架, 没有大理石碑,也没有套话; 在附近采来的石灰石上, 是按他的指示刻下的字样: 对生活,对死亡 投上冷冷的一眼 骑士呵,向前! (最后的一句很有名呢)泰戈尔的我只有几句 不确定是不是全诗 呵呵你孑身独处在灵魂的无边寂寞里,沉静而寂寞的姑娘是一朵孤独的莲花盛开在爱情的茎枝上.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 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 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也会象我一样地爱你.。
关于异国的诗句
7.关于外国的古诗词有哪些
1《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代: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2《抒怀》 唐代:张��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闲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3《送平澹然判官》 唐代:王维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4《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唐代:李洞 寄掩白云司,蜀都高卧时。
邻僧照寒竹,宿鸟动秋池。 帝诵嘉莲表,人吟宝剑诗。
石渠流月断,画角截江吹。 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
公心外国说,重望两朝推。 静藓斜圭影,孤窗响锡枝。
兴幽松雪见,心苦砚冰知。 缘杖虫声切,过门马足迟。
漏残终卷读,日下大名垂。 平碛容雕上,仙山许��窥。
数联金口出,死免愧丘为。 5《立木海上刻诗》 唐代:李赞华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
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6《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 唐代:皎然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
外国传香�郏�何人施竹瓶。 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
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7《送汤中丞和蕃》 唐代:皇甫曾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标签: